一颗透明的脑洞~

一些「暧昧」哲学

——《暧昧:给日本脑洞一个哲学解释》


00 /岛国双重性与地缘暧昧性/


它可以和所有人做交易,因为它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岸线就是交易的窗口。但它也可以封闭海岸线和所有人停止交易。

  

当它在交易时,作为岛屿的日本更像是很多大片陆地的边缘存在,而封闭海岸线之后,对岛屿内部的人们而言,他们又是中心。

  

这种地缘暧昧性,模糊了中心与边缘、内与外,所有世界如同马赛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文化上,这种暧昧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于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和暧昧性。

  

比如日本汉字中有很多中国汉字,也有很多英文假名,日本人对此的态度就很暧昧,从历史知识上他们知道这些字来自其他文化,但在情感上他们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本土文化。

  

在个体上,这种暧昧性的表现之一就是感受大于动机。

  

比如日本人的学习本能,他们学习并不需要动机。如果你以自己为中心,不把自己放空,那么你就会把自己的目的看得很重要,你就会想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从目的外推到手段。但日本人更多是感受性动物,学习如同感受,只要有时间就会学,无须其他目的。




01 /语言暧昧性/


场域|暧昧主谓实体:在典型的主谓词逻辑里,主语就是实体,如同墙上的钉子不会因为它上面挂的东西而改变。但是在日语思维中,实体更像是一种场域,它会因为其属性或者动作,比如拥有了什么技能、会做什么事情而改变,于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暧昧不清。


被动|暧昧事实与情绪:日语的被动态,不只是表示一种事实被动,还会打包一些情绪性或者价值性的内容。


敬语|暧昧自然与社会关系:日本敬语中有一个很常用的称呼“様”,一般会被翻译为“大人”,据说其代表尊敬的解读是——您真实的自己是多么丰富,而我是卑微的,我只能够认识到您表面的模样,所以我只能用您的模样来称呼您,来表示我的卑微。这其中,有一个和很多其他文化不同的哲学底层逻辑,即表象与实质的暧昧性。

  

如作者的比喻,大多数英美文化看人,就像糖炒栗子,表象是栗子壳,而本质是栗子仁。但日本人看人,更像是洋葱,从外面一层一层剥下去,每一层没有什么区别,至于中间是空还是实心,谁也不知道。


日语思维图景|虫子看世界:

日语中无一不在体现着一种“虫子”的视角,与上帝视角不同,你只能看到你的周围,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你也只能描述你真实看到的东西。

  

如同日本哲学家大森庄藏所言,在日本的时间图景里,“现在”不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点,而是一个光斑,光斑中最亮的地方叫“现在”,但它会慢慢淡去,然后只是未来和过去。

  

自动词的广泛使用也是这种视角的一种结果,比如,大部分语言中都会说“风把窗户吹开了”,而日语中自动词则会出现“窗,借着风,开了”这样的表达。第一种表达中显然带有一些推理和解析,比如力学原理,但第二种表达则体现着这种虫子视角——你只能看到窗户有生命一般自己开了。

  

「万物有灵」这一观点也因此不难理解。因为不加解释,强调感受,所以觉得万物有灵。而这种文化,又把有生命和没生命的界限暧昧化。于是,在日语中,整个世界都可以有自主意识,用“自动词”来描述。




02 /场所逻辑/


暧昧实体与偶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结构和语言结构之间存在一种内在呼应,即主词对应实体,谓词对应偶性,前者是本质不变。但在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看来,在实体和偶性对抗的背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场所”,它才是实体和偶性出现的精神默契。


暧昧质料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同时提出形式与质料的区分,比如一个雕塑,材料就是其质料,而雕塑的样子就是它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看,形式更重要,因为形式区别了个体。但在西田看来,质料本身也有尊严,会提出自己的意图。

  

作者认为,这种暧昧本身是反大数据的,因为大数据也许并不能代表世界,他只是世界的一种中介,它的重要性并不比个体感受优越多少。




03 /偶然性哲学/


在偶然性哲学所主导的价值观里,世界总有那么一块地方,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区域,这正是暧昧滋生的温床。

  

当满足一些偶然性假设之后,现实可能会大相径庭,于是日语就会给已经发生的客户事实加上偶然这样一个重要的模态副词,伴随表达的,可能还有可惜、可怜,要不是这样,就会那样的心理感受。

  

这就是日本另一位哲学家九鬼周造的偶然性哲学:偶然性就是所谓的必然性和不可能性相互接受的一种微妙关系。于是,世界的不可解释性和暧昧性称为一种理所当然,无知并非总是需要被征服。




04 /暧昧的审美/


物哀|真情流露:在描述外部景物时,应真实描述你的所见所感,不要过分用某些意识形态去左右它。其代表作品即《源氏物语》。

  

物哀企图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世事无常,也就是不幸与幸福之间的暧昧性。把自己经营到世界呈现给你的每一个小的细节中,好好感受这些细节,为每一片落叶而感伤或幸福。


侘寂|不完美的完美:在制作艺术品时不刻意追求完美,甚至故意制作一点不完美,将其当作一种完美加以感受。

  

通过不完美来引导一种偶然性的思考方向,于是不完美的现场在精神方向的可能性补充之下,反而实现了另一种完美。


切裂|思绪的空隙:即日本的插花艺术,把花切下来,然后再变成花。插花的矛盾在于,当你把花枝剪断时,这束花必将在生物学意义上死去,但当你将其插在花瓶里,它又在艺术层面生了。这种想法本身又在动摇着生死的界限。

  

以日本能剧和中国京剧做对比,前者每个动作都有一个小间隙,类似一种切裂的过程,后者则更强调一种连续性。

  

这种人为切割的做法,大概就是企图在切开的空隙中,逼出更多暧昧的可能性。


艺妓|媚态与骨气的「粹」:艺妓文化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一种暧昧的柏拉图式的情感。他们不能想真妓一样和顾客发生关系,却又要让顾客在其服务中产生情感。

  

九鬼周造在《粹的构造》中描写了艺妓文化中的三重对抗:阴阳对抗——即男性力量与女性力量的对抗;商业逻辑与人事安排的对抗;生物学欲望与精神的对抗。

  

何为「粹」?即在艺妓从业中表现出一种云淡风轻的精神状态。其中包含:让客人永远都愿意追逐却永远无法抵达的“媚态”,有所坚持的“骨气”,以及认识到“真理悖论”的“谛观”。




05 /生死暧昧/


日本文化会把已经死去人当成伴随在周围的、还活着的人来关照。

  

在日本哲学家大森庄藏的观点中,鬼魂存在在“第四空间”,也就是死亡并不能消灭存在,曾经的存在和当下的存在界限本身就暧昧不清。

  

比如我们听到了某个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仍然会觉得感动,于是这种过去的存在就延绵至今。




06 /风土/


在作者看来,日本的台风、地震、火山,这些不确定性很强,影响很大的气候特点都是造成其对于偶然性和暧昧性十分青睐的缘故。

  

甚至可以说,日本文化中这种暧昧性是来自于一种活下去的本能。

  

如果不暧昧生死,在这样自然灾害频发的岛国就只能每日晃晃度日、焦虑难安,也无法承受因为偶然性灾难降临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不幸和痛苦。

  

其次,纵观历史,日本称为一个统一国家,也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它长期处在军阀割据的状态,而文化处于一种毛玻璃效应之下。


它实际上是一大堆亚文化的聚合体,虽然彼此相似,但每个亚文化之间又有一层毛玻璃,彼此隐约可见。




/一些引用/

内田树:《日本边境论》

西田几多郎:《场所》

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九鬼周造:《粹的构造》

和辻哲郎:《伦理学》

评论
热度 ( 1 )

© 退休图书馆 | Powered by LOFTER